当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几种类型
2017-09-26 来自: 山东润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15103
当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可按照生物组织层次分为: 在景观层次, 以农业土地利用布局为核心的景观模式; 在生态系统层次, 以农业生态系统组分能物流连结为核心的循环模式; 在群落层次, 以生物种群结构安排为核心的立体模式; 在种群层次, 以食物链关系设计为核心的食物链模式; 在个体与基因层次上, 以动植物品种选择为核心的物种与品种搭配模式。处于上一层次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可以与向下各个层次的模式套叠, 形成复合模式。生态农业基本类型属于基础分类, 不排斥其他根据方便利用、容易理解的其他分类方式。这种基本类型的区分有利于认定生态农业建设的, 有利于模式改进、模式筛选和推广、模式标准制定及模式的深入研究。
与环境相互作用、生物与生物紧密关联、输入与输出相互影响, 采取积极措施把原分散操作的农业生态系统各组分重新组织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生态有机农业, 促进农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1.1 当代生态农业模式之一就是景观层次的农业土地利用布局——景观模式
景观模式主要涉及一个区域或者一个流域范围土地的功能区划分, 包括: (1)在一个行政区域或者地理区域内对各农业生产项目、自然生态保护、旅游观光区、生活休闲区、工业加工区、交通运输线等进行面上的合理布局; (2)在一个流域实行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利设施建设、坡地、平原、低洼地的农业利用的整体优化布局。
按照其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 又可分为: (1)生态模式, 如为防治北方沙化或沿海台风侵袭的农田防护林带模式, 防治水土流失的各种坡地模式;(2)资源模式, 如西北考虑到水资源短缺的集水农业模式,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自然保护区串联设置模式, 水源林的乔灌草结合模式等; (3)环境模式, 如各种污染源阻断模式; (4)产业优化模式,如流域布局的“山顶戴帽、果树缠腰、平原高产、洼地鱼虾”模式; (5)环境美化模式等。
1.2 生态系统层面的农业生态系统组分能物流连结—— 循环模式
当代生态农业模式的循环模式主要涉及农业生态系统水平的能量和物质流动方式, 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根据循环系统的范围, 循环模式可分为: (1)农田循环模式, 如秸秆还田模式; (2)农牧循环模式, 如猪沼果模式; (3)农村循环模式, 如生活废物循环模式; (4)城乡循环模式, 如工业废物循环模式, 城市垃圾循环模式;(5)循环模式, 如碳汇林建造模式等。
1.3 群落层面的生物种群结构——立体模式
立体模式主要涉及在一个生物群落中通过安置生态位互补的生物, 提高辐射、养分、积温、水分等资源的利用率, 形成有效抵御病、虫、草等生物逆境和水、旱、热等物理逆境的互利关系。立体模式可以根据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土地资源类型分为:(1)山地丘陵立体模式, 如乔灌草结合的植被恢复模式, 果草间作模式, 橡胶和茶叶间作模式等; (2)农田平原立体模式, 包括农田的轮间套作模式, 如泡桐和小麦间作模式, 玉米和大豆间作模式等; (3)水体立体模式, 如上中下层水产品种的混养模式;(4)草原立体模式, 如不同类型饲料植物的混种, 以及不同食性家畜品种在草地混养或轮牧等。
1.4 种群层次的生物关系安排——食物链模式
食物链主要涉及有食物链关系的初级生产者、次级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的搭配。根据食物链的结构可分为: (1)食物链延伸模式, 如利用秸秆和粪便生产食用菌、蚯蚓、蝇蛆、沼气等, 与农业废弃物利用有关的腐生食物链模式, 为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而建立的取食、寄生、捕食、偏害等食物链模式;(2)食物链阻断模式, 如在污染出现时, 为阻断污染物的食物链浓缩, 需打断食物链联系, 在农田生产中可采用种植花卉、用材林、草坪等非食物生产模式, 在水体可采用养殖观赏鱼类的生产模式。食物链模式是当代生态农业模式重要的形式之一。
1.5 当代生态农业模式还要考虑到个体与基因层面的动植物品种选择——品种搭配模式
品种搭配模式主要涉及适应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需求的动植物品种选择。除品质与产量要求外, 选择的品种需要能够抵御当地主要生态逆境, 选择搭配各类抗旱、抗寒、耐高温、抗浸、抗盐碱、抗酸、抗瘦瘠、抗病、抗虫、抗草品种。当代生态农业模式选择的品种也需要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 包括气候资源、养分资源、水分资源等。在高产的前提下, 根据选择品种的主要依据可以分为抗逆性搭配模式、资源利用效率搭配模式等,这样才能有效建造一个休闲观光农业模式。